文 | 現代保險雜誌
對多數民眾而言,房貸是一生中最大的一筆負債,相對而言,房屋就成了最大的資產,因此,房屋的保全對家庭而言更顯重要。
家庭最主要的財產除了房子還有車子,兩者都可能因為天災或人為因素而導致損害。房屋的使用有自用也有出租,依性質不同,規劃的方式也不太一樣;投保時屋內的動產或特殊財產也應一併考量。
針對家庭主要財產,目前主要的保險規劃有住宅火災保險、居家綜合保險、汽機車車體損失險及竊盜險等。
地震險與火險 不能單點
啟輝和太太好不容易貸款買了一幢房子,卻因使用電器不當失火,除了房子全毀之外更延燒鄰居,除了必須另外賃屋居住,還得背負貸款債務;而對鄰屋的延燒責任,更是半輩子都可能清償不完。
台灣的住宅及地震基本險是投保住宅火災保險時不能單點的「套餐」,因此一投保就同時擁有家中動產、不動產的火災保險以及建築物120萬元的地震險保障,此外可視個人需求投保颱風洪水險。
在火險的部份,不論貸款額度多少,最好能夠依造價投保。建築物造價依所處的縣市、樓層、建築物結構等而有不同,若以每坪造價8萬元計算,35坪的建造成本為280萬元,再加上裝潢費用,保額300萬元較為妥當。
地震險應加強輕損及超額賠償
而台灣位在地震災害高危險區,平均每年大小地震超過4,000次,近年幾次強震後,更引起台灣民眾對住宅地震險的重視。
台灣地震基本保險的投保率才3成多,且從保障的實質內容分析卻不足以承擔地震造成的風險。
地震基本保險的承保範圍僅限建築物,最高保額限制為120萬元,而且只有在房屋全損或修復費用超過五成時才能獲得理賠,且其中6成須優先償付房貸,剩下4成以及臨時住宿費用18萬元才給保戶。
民眾在投保地震險時,應留意輕損賠償及超額賠償二部分。產險業者表示,對於地震所造成的建築物輕損、內部裝修及動產毀損,可投保擴大地震險來填補,超額地震險則可賠償超過地震基本保險120萬元以上的損失,但同樣必須是全損或推定全損才理賠。
有車貸應保甲、乙式車損險
一場罕見的龍捲風,將交車才一週,價值200多萬的進口轎車颳起,像陀螺一樣在地上打轉,使車體嚴重毀損,車廠初估修理費要160萬元。
其實車主可以為車輛投保車體損失險及竊盜險,以防車輛受損或失竊。
車損險分為甲、乙、丙、丁四式,丙、丁式只保車碰車,甲式與乙式最大差別是當汽車發生刮傷或撞傷等不明車損,甲式車損險可獲得理賠,乙式則無法申請。
多了不明原因損失,甲式的保費就比乙式高出一倍,因此民眾在投保時,應視車輛當時的價值,以及願意負擔的維修費用來決定投保哪一種車損險。建議剛買新車、又有貸款的車主,應避免只投保車碰車的丙、丁式車損險。
此外,颱風或豪雨造成車輛泡水,並不在車體險理賠範圍,必須附加颱風、地震、海嘯、冰雹、洪水或因雨積水的附加險才可以得到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