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氣候風險!2021上半年全球保險巨災損失創新紀錄
2022.04.28|時事
文 | 現代保險雜誌
2021年9月,侵襲紐約市的暴雨,洪流如瀑布般湧入地鐵,導致地鐵一度癱瘓的畫面,令人觸目驚心。全球暖化引發的極端氣候,對人類的威脅越來越大。
根據瑞士再保險研究院報導,2021年上半年,因嚴寒、冰雹和野火導致的自然災害的保險損失高達400億美元,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值330億美元。在人為災害的部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人們活動受限,使得人為災害的保險損失低於往年,金額為20億美元。

世界氣象組織(WMO)警告,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會更加頻繁與嚴重。根據瑞士再保統計,2021年以來,全球各地發生的天然巨災就有:
2月,美國的冬季風暴「雪莉」(Shirley),造成的保險損失創歷史新高紀錄,達150億美元,佔上半年全球自然災害保險損失的38%。
6月,發生在歐洲的雷暴、冰雹和龍捲風等惡劣天氣,襲擊德國、比利時、荷蘭、捷克和瑞士等國,保險損失估計為45億美元。
6月底,極端高溫打破了加拿大西部和美國西北部的溫度記錄,連續幾天的溫度超過45°C,而高溫加上嚴重的乾旱,導致野火向南蔓延到加州。
7月,歐洲和中國發生嚴重洪水災害,造成龐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德國及其鄰國的洪水預計將造成重大的保險損失,據德國保險協會估計約達10億美元。中國河南省的嚴重洪災保險索賠金額估計為17 億美元。
8月,極端高溫引發了土耳其、希臘和意大利的野火,預計這將導致進一步的經濟和保險損失。
氣候變化已成為社會及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專家呼籲,要當心氣候變化系統性的影響,除了實體風險外,轉型至低碳經濟所導致對資產價值及商業成本影響的轉移風險更不容忽視,應及早擬訂管控氣候風險的超前部署策略。